1檢測目的、范圍和內容
上海某公司車間為一幢二層(局部三層)車間,其中11-12軸設有結構縫,1-11/A-C軸為豎向框排架結構,底層框架,二層排架,12-15/A-C軸為三層框架結構。為了解受檢車間結構安全性狀況,對該公司車間進行安全性檢測。檢測內容如下:
?。?)建筑的使用情況調查
通過對現場的實地考察及向委托方了解、調查建筑的使用功能及使用情況,了解是否有改變結構以及用途變更等情況,了解車間的修繕歷史等。
?。?)建筑圖測繪及結構圖復核
現場采用激光測距儀、5M鋼卷尺、鋼筋探測儀、和0-150mm數顯游標卡尺等對車間的軸線尺寸、層高、墻體分布、門窗位置及尺寸等建筑布置情況進行現場測繪以及梁柱構件位置、截面尺寸、鋼筋布置等結構情況進行現場復核。
?。?)車間變形檢測
采用全站儀對車間整體進行傾斜和相對高差進行檢測,檢測其傾斜率是否滿足規范要求。
?。?)車間結構損傷狀況檢測
檢查結構是否有裂縫、變形以及局部損傷情況,用文字、照片等形式進行記錄與分析。
?。?)車間結構材料強度檢測
按照《回彈法檢測混凝土抗壓強度技術規程》(JGJ/T23-2011)的規定,抽樣檢測構件混凝土強度。根據《金屬材料里氏硬度試驗第1部分:試驗方法》(GB/T17394.1-2014),采用里氏硬度法對屋面鋼結構梁的強度進行現場抽樣檢測。
?。?)主體結構承載能力驗算及分析
根據結構目前現狀,按實測車間結構的材料力學性能、結構情況,建立合理的驗算模型,根據現行規范對車間受檢區域結構承載能力進行驗算和分析。
2技術依據
?。?)《工程測量規范》(GB50026-2007);
?。?)《建筑結構檢測技術標準》(GB/T50344-2004);
?。?)《建筑變形測量規范》(JGJ8-2016);
?。?)《結構混凝土抗壓強度檢測技術規程》(DG/TJ08-2020-2007);
?。?)《回彈法檢測混凝土抗壓強度技術規程》(JGJ/T23-2011);
?。?)《金屬材料里氏硬度試驗第1部分:試驗方法》(GB/T17394.1-2014)。
3判定標準
?。?)《建筑結構荷載規范》(GB50009-2012);
?。?)《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》(GB50010-2010,2015版);
?。?)《混凝土結構現場檢測技術標準》(GB/T 50784-2013);
?。?)《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范》(GB50007-2011);
?。?)《工業建筑可靠性鑒定標準》(GB50144-2019);
?。?)《民用建筑可靠性鑒定標準》(GB50292-2015)
?。?)《建筑結構可靠度設計統一標準》(GB 50068-2018);
?。?)《黑色金屬硬度及強度換算值》(GB/T 1172-1999);
?。?)《房屋完損等級評定標準(試行)》(城住字(84)第678號);
?。?0)《混凝土中鋼筋檢測技術標準》(JGJ/T152-2019);
4檢測及分析結果
4.1建筑軸網尺寸檢測與復核
現場采用激光測距儀對車間軸網尺寸進行測量,并與原設計圖紙進行復核?,F場復核結果表明,車間軸網尺寸與原設計圖紙基本相符。
4.2主要結構構件截面尺寸檢測與復核
現場采用5M鋼卷尺和游標卡尺對構件的截面尺寸進行測量,并與原設計圖紙進行復核?,F場復核結果表明,車間抽檢的結構構件截面尺寸與原設計圖紙基本相符。
4.3混凝土構件配筋檢測
現場采用鋼筋探測儀對主要混凝土構件的配筋數量(包括箍筋間距和縱筋數量)進行調查。鑿開個別構件混凝土保護層,采用0-150mm游標卡尺抽查量測鋼筋直徑。檢測結果表明,所測構件梁、柱鋼筋根數與原設計基本一致,箍筋非加密區間距比原設計偏小。
4.4車間變形檢測
4.4.1車間相對高差檢測
現場采用RTS112SR5L型全站儀,對受檢車間選取設計處于同一水平面的檐口進行相對高差檢測,高于基準點為正值,低于基準點為負值。檢測結果表明,車間最大相對傾斜率為4.17‰,部分測點相對傾斜率超出《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范》(GB50007-2011)關于同類建筑結構相對傾斜的限值3‰(包含測量誤差和施工誤差)。
4.4.2車間傾斜檢測
結合受檢車間現狀,采用RTS112SR5L型全站儀對車間整體傾斜進行檢測。測量結果表明,車間整體南北方向向北傾斜,東西方向向西傾斜。車間南北向最大傾斜率為向北2.77‰,東西向最大傾斜率為向西1.94‰,各測點傾斜率均未超出《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范》(GB50007-2011)中規定的房屋整體傾斜4.0‰的限值(房屋傾斜率測量包含施工誤差)。
4.5車間完損狀況檢測
為明確受檢車間損傷狀況,現場對受檢車間進行了損傷檢測。經檢測,受檢車間結構基本完好,鋼結構屋頂基本完好,局部樓板和墻體滲漏,粉刷起皮空鼓脫落,個別柱子上部有開孔、個別柱粉刷開裂;車間樓梯、窗戶基本完好。
4.6車間主體結構承載能力驗算及分析
受檢車間使用功能布局未發生改變,樓(屋)面使用荷載基本不變,未重新計算樓(屋)面板的承載力。
上部主體結構現狀承載力驗算結果表明,
1)混凝土柱實配縱筋基本滿足承載力計算要求,
2)樓(屋)面梁實配縱筋基本滿足承載力計算要求,
3)屋面鋼梁強度和穩定應力比均小于1.0,滿足承載力計算要求。
您正在向檢測專家團隊咨詢問題